您的位置:首页>信息动态 >一级建造师

宁夏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要点汇总一

来源:www.huiying35.com 发布时间:2018/12/18 10:26:38

宁夏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要点汇总(一

基坑中的降水措施

一、明沟、集水井排水

适用范围:基坑开挖不深,涌水量不大;主要是潜水、地表水等浅层水。

施工方法:在基坑两侧或者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并在四个角的部位设置集水井,用水泵把水抽出基坑外。

二、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较集水明排的方法要复杂很多。

1.分类:

轻型井点:一级井点,二级井点,三级井点

(说明:这里轻型井点的一级、二级、三级是这样来划分:对于开挖深度较大的基坑,分级开挖时,最上面设置的井点是一级井点,第二级设置的是二级井点,以此类推。)

2.适用范围

(1)地层:适用于砂土、粉土、粉质粘土;

(2)深度:

从这几个名字就可以看出,井点降水的适用就比集水明排适用的基坑深度要大,但是除上述分类之外,不同施工环境,例如:基坑的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井点的布置也是不一样的。

1)单排井点:基坑宽度小于 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 6m;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

2)双排井点:基坑开挖宽度大于 6m或土质不良;

3)环形井点:基坑面积较大;

常用挡土墙结构【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

一、常用挡土墙结构

在城镇道路的填土工程、城市桥梁的桥头接坡工程中常用到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

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

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布设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变形缝。挡土墙投入使用时,应进行墙体变形观测,确认合格。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垫层、基层以及面层。

一、垫层

1.在基层下设置垫层的条件

防冻垫层——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防冻垫层。

排水垫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半刚性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 150mm。

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材料

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二、基层

(2)基层的选用原则:根据交通等级和基层的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轻交通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

(3)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土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 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或 5 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 65 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

(5)为防止下渗水影响路基,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的不透水底基层,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6)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与混凝土面层相对应的接缝。

三、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 (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面层混凝土板常分为

普通(素)混凝土板、碾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和钢筋混凝土板等。目前我国多

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

1.厚度

计算厚度产生的混凝土弯拉强度应大于最大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的叠加值。

2.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以 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度。面层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 4.5Mpa,

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不得低于 5.0Mpa。

3.接缝

为防止胀缩作用导致裂缝或翘曲,混凝土面层设有垂直相交的纵向和横向接缝,形成一块块矩形板。一般相邻的接缝对齐,不错缝。

纵向接缝——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一次铺筑宽度大于 4.5m时,应设置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纵缝应与线路中线平行。

横向接缝——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混凝土既是刚性材料,又是脆性材料。

4.抗滑性

可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形成面层的构造深度。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19年二级建造师

一、结构组成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拌合而成。(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所构成。)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

1)密实 —悬浮结构:该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 c,但内摩擦角φ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通常按最佳级配原理进行设计。(AC型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2)骨架 —空隙结构:该结构内摩擦角φ较高,但黏聚力 c也较低。(沥青碎石混合料(AM)和 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的典型代表。)

3)骨架 —密实结构:该结构不仅内摩擦角φ较高,黏聚力 c也较高,是综合以上两种结构优点的结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简称 SMA)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二、主要材料与性能

(一)沥青

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 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其品种有道路石油沥青、软煤沥青和液体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等。多层面层选用沥青时,一般上层宜用较稠的沥青,下层或连接层宜用较稀的沥青。

主要技术性能:具有适当的稠度、较大的塑性、足够的温度稳定性、较好的大气稳定性、较好的水稳定性。

(二)粗骨料

(2)粗骨料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具有憎水性;(3)城镇快速路、主干路表面层粗骨料压碎值不大于 26%、吸水率不大于 2.0%等。

(三)细骨料

(2)细骨料应是中砂以上颗粒级配 ;(3)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 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

(四)填充料

(1)应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磨细得到的矿粉。当采用水泥、石灰、粉煤灰作填充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 2%;(2)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五)纤维稳定剂

(2)不宜使用石棉纤维;(3)纤维稳定剂应在 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三、热拌沥青混合料主要类型

(一)普通沥青混合料(即 AC型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城镇次干路、辅路或人行道等场所。

(二)改性沥青(Modifiedbitumen)混合料

(1)改性沥青(Modifiedbitumen)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加剂(改性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的沥青混合料;(3)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masticasphalt,简称 SMA)

(1)SMA是一种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沥青玛蹄脂结合料,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所形成的混合料;(2)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3)适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四)改性(沥青)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1)采用改性沥青,材料配比采用 SMA结构形式;(3)适用于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客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严格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的城镇快速路、主干路。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一)垫层

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干燥地区可不设),保证基层和面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

(二)基层

作用:路面结构的承重层,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且传递应力。

(三)面层

作用:承受行车和荷载较大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冲击力。同时受降水侵蚀和温度变化作用,因此要求较高。

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

(一)垫层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水稳定性必须好。

(二)基层

基层应具备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三)面层

使用指标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表 2K311012) 、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气、透水性、噪声量。降噪排水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